當前位置: 首頁> 新聞 >正文
                政治素養是新時代教師的核心素養——做好師德專題教育系列評論之二

                • A-
                • A+
                2021/05/18 12:41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     吳穎惠

                教育部發布《關于在教育系統開展師德專題教育的通知》,強化以黨史學習教育為重點的“四史”學習教育,引導廣大教師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涵養高尚師德,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教育系統師德師風建設,相繼出臺一系列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的文件,強調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國家通過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推動師德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全面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

                師德是教師在教育活動中體現的道德觀念、情操、品質及行為準則。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師者是倫理道德之模范。西漢揚雄的《法言·學行》上有一句話:“師哉!師哉!桐子之命也。務學不如務求師。師者,人之模范也?!睎|晉袁宏《后漢記·靈帝紀上》說:“經師易遇,人師難遭?!睅煹率墙處煹撵`魂,理想信念是師德的根基,是人之大德,是師德師風之根本。

                政治素養是師德素養的核心內容。教師要將堅定的政治立場、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道德理念傳遞給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具備良好的政治素養才能實現對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質等方面的正向引導,做好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偉大教育工作。在社會轉型升級、文化多元碰撞、教育改革發展的背景下,學校德育工作呈現多樣化和復雜化的趨勢,尤其是網絡文化解構了教師的權威性和專業性,沖擊了傳統道德觀念。教師必須嚴守思想政治關,夯實新時代教師師德基石。以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為起點,加強教師隊伍整體建設,是提升教師隊伍整體水平、推動教育內涵式發展的關鍵所在。

                思想政治意識是人之大德,是師德師風之根本。教師需要以科學的思想認識和扎實的理論知識來保證堅定的政治立場。教師要以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厘清主流價值觀和非主流價值觀的界限,認清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增進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教師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準確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堅定政治立場不動搖,辨別網絡世界中迷惑性的思想和觀點。特別是青年教師要堅持正確政治立場對師德素養的充分引領,將堅定的思想信念貫穿到教書育人的全過程,以立德樹人之初心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之使命。

                師德素養不僅體現在教育場域,也體現在日常生活等非教育場域,是與教學、生活融合在一起的教師綜合性素養的反映,體現了師德素養社會性和個人性的雙屬性特征。教師要確立教師身份認同,以教師身份為榮,以教書育人為己任,樹立遠大的職業理想,踐行育人初心。教師要有知行合一的德育原則,將正確的道德認知、自覺的道德養成、積極的道德實踐融入日常生活、網絡社交的一言一行中。

                今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清華大學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教師要成為大先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范,促進學生成長為全面發展的人”。教師要始終同黨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根鑄魂、啟智潤心,加強道德修養,明辨是非曲直,增強自我定力,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作者系北京市海淀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

                作者:吳穎惠

                《中國教育報》2021年05月18日第2版 版名:中教評論·時評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国产裸拍裸体女网站链接在线观看